我们对不同规模标准的价格冲击进行实验性数据分析大宗交易的价格冲击影响,一般采用流动性冲击成本来衡量不同规模订单对市场的影响。冲击成本是指在交易中需要迅速而且大规模地买进或者卖出证券,未能按照预定价位成交,从而多支付的成本。由于冲击成本被认为是机构投资者难以回避的问题,价格冲击成本也可称为流动性成本,是指一定数量的委托(订单)迅速成交时对价格的影响,因此是一个包含即时性和合理价格两方面要素的指标,而市场的流动性越小,冲击成本越大。
1.按照订单金额规模区分的价格冲击指数
这里首先按照订单金额规模区分进行价格冲击分析,即一定数量(如10万元)交易对市场价格的冲击程度。
通过计算沪市A股买卖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直至300万元股票的流动性成本一一价格冲击指数,即买卖一定金额股票所产生的价格冲击。结果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流动性出现上升态势,不过伴随着牛熊市转换,流动性价格冲击指标依旧会出现反复态势。以交易10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为例,1995年高达200个基点(1个基点等于万分之一),2005年降到67个基点,2006年、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了10个基点以内,但是随着熊市的到来,价格冲击指数又出现走高态势,交易10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在2009年初上升至32个基点左右。
从2005-2009年A股的价格冲击指数来看,在交易30万元规模的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从2005-2007年大幅度下降,到了2009年初,冲击成本又有所上升,达到54个基点左右。整体上而言,在20-50万元交易金额区间内,流动性价格冲击指数上升较快,在单笔交易规模大于50万元之后,价格冲击继续上升,但是冲击程度趋缓,可以推断出大型投资者单笔具有一定规模的交易处在20-50万元之间的频数相对较高。
由于牛熊市的转换对单笔达到一定规模的交易的流动性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大型投资者会考虑到市场因素来进行交易,特别是进行大宗交易会重点考虑市场的承受程度与价格冲击。在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市场质量报告》就通过计算相应的流动性成本指标(价格冲击指数),认为近十年来我国股市流动性有很大的改善,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仍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所以,为了避免大单的过高的冲击,机构投资者可以考虑选择到较为稳定与具备良好流动性的市场比如大宗交易。由于300万元的大宗交易对场内市场的流动性冲击较大,但是现有的大宗交易平台的平均交易金额为3000万元以上,所以相比300万元的限制门槛并没有诱使这部分大宗规模及以上的交易在大宗交易平台大量发生,尽管存在对市场的流动性价格冲击,部分机构投资者、大小非与个人大户账户还是选择在场内市场进行完成,这说明场内市场能够顺利完成此类大宗交易,但是其增加了对市场的价格冲击并影响了国内A股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
2.按照订单股份规模区分的价格冲击指数
接下来按照订单股份规模(如5万股)区分进行价格冲击分析,通过对单笔1-60万股价格冲击的划分,这里对2009年初的价格冲击指数数据按照A股的每日交易均价来估算投资者报单数量规模,再按此进行价格冲击指数的分规模统计。
从1-15万股规模的价格冲击指数的趋势来看,1万股规模的订单全部成交产生的价格冲击指数为28个基点左右。5万股规模的订单全部成交产生的价格冲击指数为61个基点左右,10万股规模的订单全部成交产生的价格冲击指数为115个基点左右,可见5万股到10万股之间有减速的迹象,不过订单规模越大,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越大。从每笔15-60万股价格冲击指数趋势来看,40万股的股票买卖产生的价格冲击达到了200个基点左右,不过大宗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在高位已经趋缓,尤其是在买卖50-60万股的价格冲击已经出现下降趋势。
由于在50万股以上的交易,在二级市场进行大宗交易本身缺乏太多的流动性提供者,超级大单多数是通过拆成大量细单来进行交易,所以对市场的价格冲击并没有持续放大,而现有国内的大宗交易平台需要更多的流动性供给者,那么对交易规模的限制门槛可以下降至市场存在大量的流动性供给者与需求者的区间,以此吸引大量的大宗交易需求者来降低在二级市场中大规模的买卖交易对市场产生的流动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