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A公司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公司官员说:“噢,只要杠杆发生作用,不论是公司杠杆还是个人杠杆或许都无关紧要。财务杠杆对投资者有益。毕竟,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随着财务杠杆的提高而增加。”他接着指出,无杠杆权益的期望收益率为15%,而杠杆权益的期望收益率是20%。
但另一位官员回答说:“未必。尽管期望收益率随财务杠杆而增加,但风险也会随之上升。”随着息前收益在400美元和2000美元之间变动,无杠杆公司股东的每股收益在1美元和5美元之间变动,杠杆公司股东的每股收益在0美元和8美元之间变动。杠杆公司EPS的变动范围更大,这表明其股东承担的风险较高。换言之,在公司好的时期,杠杆公司股东获得的收益高于无杠杆公司股东获得的收益。在公司糟糕时期,情况则相反。这两张表也表明了杠杆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收益率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上述关于风险的解释在此处也适用。
代表杠杆公司那条线的斜率高于无杠杆企业线的斜率。这也意味着在公司经背好时,杠杆公司股东的收益较大。而在公司经营差时,杠杆公司股东的收益较差,这暗示了财务杠杆伴随着较大的风险。换言之,由于斜率表示净资产收益率对公司绩效(息前收益)的敏感程度,直线的斜率衡量的是股东的风险。
MM:一个说明
MM的结论暗示了管理者无法通过重新包装公司的证券来改变公司的价值。尽管这个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最初发表时被视为具有开创性,l3h模型和套利证明自此之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MM认为如果用债务替代权益,公司的总资本成本不会降低,即使债务显得比权益便宜。原因在于当公司增加债务时,剩余的权益的风险变大。随着风险的增加,权益资本的成本也随之增大。剩余权益资本的成本增加与公司融资中更高比例的低成本债务相抵消。事实上,MM证明了这两种作用恰好相互抵消,因此企业的价值和企业总资本成本与财务杠杆无关。
他们以一位面临两种选择策略的奶品场场主为例,来阐释MM命题。在一种策略下,场主能卖出全脂奶。在另一种策略下,通过对全脂奶进行提炼,他可卖出奶油和低脂奶。虽然场主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奶油,但只能以低价卖出低脂牛奶,这意味着净获利为零。事实上,假想全脂奶策略的收益低于奶油一低脂牛奶策略的收益,套利者会买进全脂奶,自己完成提炼操作,然后再分别售出奶油和低脂奶。套利者之间的相互竞争将抬高全脂奶的价格,直至两种策略获得的收益相等。因此,场主的奶品价值与奶品包装出售的方式无关。
我们曾把企业视为一块馅饼,Ⅱ认为无论股东和债权人如何分派馅饼,馅饼的大小都不会改变。MM指出资本结构是无关紧要的,它只是就过去一些偶发事件而论。理论暗示了公司的负债-权益比可以是任意一个数值。它们之所以存在只是由于管理者异想天开并随意地对借入多少债务和发行多少股票做出决策。
虽然学者们总是沉迷于理论的深远意义,但读者可能更关心和现实世界相一致的适用性。现实世界的管理者会遵循MM理论而重视资本结构决策吗?不幸的是,就该理论而言,实际上在某些行业中的所有公司如银行业,都选择高的负债-权益比。相反,在其他行业的公司如制药业则选择低的负债-权益比。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该行业的公司所墨守的负债-权益比。因此,公司选择其财务杠杆程度的方式并不显得愚蠢和随意。正因为如此,金融经济学家(包括MM本人)也承认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因素可能会背离理论。尽管许多读者争辩说,个人只可能以高于公司借入的利率借债,我们曾不同意这一观点。
但当我们仔细审视理论中不切实际的假设时,我们发现以下两个问题:
1.税收被忽视了。
2.未考虑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