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资银行是该“平视”甚至“俯视”了
外资的都是好的,这种粘了外资就成“金凤凰”的观念,仍“根植”在某些人的心中,暂时似乎难以撼动,毋庸置疑,经过几百年的市场化“锤炼”,大多数外国产品还是经得住揣摩考验的。但以此“一面到点”,则容易“摔跟头”,也许还不仅仅是“摔跟头”。
外资银行的居所无不富丽堂皇,名字也大都熠熠生辉,这种光环形成的“威压”,很难让人怀疑其中存在着诸多深不可测的猫膩,但现实还是击碎了其在投资者心中的光环。
某些外资银行的金融衍生品被“美名”为金融鸦片,其威力不小,血洗中国不少富豪,这值得那些喜欢对外资“一面到点”的热衷者深刻反思。这些被血洗的投资客中,不乏在资本市场翻手覆云的精明玩家,内地商人郝婷倒欠星展银行9000万港元,前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被花旗追讨970万港元......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双利存款”是某银行的一款金融衍生品,正是这款美名为“存款”的产品,像病毒吞蚀了投资客的财富,抛开其光鲜的外壳,产品的实质显现出来,实则是一种投资的期权产品,风险极高。中国不少富豪正是被这款“魅力无穷"的产品击倒了,不但把自己的上亿身家赔得干干净净,更欠下银行巨额债务。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得知,汇丰至今仍在销售“双利存款”,并且一直顶着“存款”的名义销售这款实际上是期权的产品,未曾改名,这的确令人为那些正在或潜在的受损者捏了一把汗。
比“双利存款”更具杀伤力的是一款叫KODA的产品,这是一项跟股票挂钩的风险极高的复杂金融衍生品,翻译成中文就是“累计期权合约”,KODA是一款名为期权却违背期权本质的产品。法律专家“明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KODA产品在国外是禁止的,双利存款在欧州也是不允许的。
外资银行不仅在不遗余力地推出这些“有毒”的产品,而且其营销手段也是“棋高一筹”。双利存款,听名字让人很容易误解为一般银行存款,真是“迷惑性你没商量”!
资料显示,这些具有重大缺陷的产品经过包装后,大都卖给了国内的投资者,营销者专盯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群体。某些受害者后来坦承,当初认为“双利存款”产品只是普通的存款业务,而非期权产品,甚至这些银行的某些理财顾问都没有给投资客提供产品说明书,签字合同也由银行保存。这些针对国内财经知识相对缺乏的“弱势群体”,采取的“遮遮掩掩”的营销手段,真是防不胜防!
有关专家认为,其一,对外资银行的确应该走出盲目崇拜,平视是应有的态度,对某些尚未划出道德底线的外资银行,给予不屑一顾的俯视,也一点也不为过。其二,投资者对外资银行的产品不能盲听,应该“望闻问切”,进行细致的诊断。其三,监管层应该举起“利剑”,对一些违规操作的外资银行要敢于不留情面,铁腕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