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信息是进行财报分析的基础,没有及时、完备和准确的信息,要保证财报分析的正确性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财报分析的质量与效果,企业财务信息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报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报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企业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报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
所谓财务信息的完整性,是指财务信息必须在数量上和种类上满足财报分析的需要。缺少分析所需要的某方面信息,势必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财务信息的系统性,一方面是指财务信息要具有连续性,尤其是定期财务信息,一定不能当期分析结束后就将信息丢掉,而应保持信息的连续性,为趋势分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指财务信息的分类和保管要有科学性,以方便不同目的的财务分析的需要。
3.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是保证财务分析结果正确性的关键,分析者基本上不可能从不准确的财务信息中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信息的准确性既受信息本身正确性的影响,又受资料整理过程准确性或信息使用准确性的影响。分析者尤其要对企业外部信息的范围和计算方法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在分析时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否则,可能影响分析的质量。
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是指根据不同的财务分析目的和要求,能及时提供分析所需的信息。定期财务分析信息的及时性决定着定期分析的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只有及时编报财报,才能保证财报分析的及时性。对于不定期的财务信息也要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以便在需要时能及时提供,保证满足临时财务分析的需要。特别是对有关决策性的分析而言,财务分析的及时性尤其重要,因为如果错过了时机,分析就失去了意义。
4.财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相关性
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某些类似“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公共产品往往存在市场供给不足或市场短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便是通过监管加以干预。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常为人们关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企业,但在规范企业财务报告行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自于需求方的反馈信息不但为强制披露指出了方向,而且也会影响企业自愿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内容和数量。只有把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起来加以考虑,才能使输出的会计信息是有效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披露的第一要求是解决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会计信息披露的第二要求是考虑有效信息的收益与成本原则。有效信息的收益:一是针对资本市场,也就是说有效信息能够改善资本配置的效果,使用户重新快速地配置资源,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二是保护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考核一个企业对受托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效信息的成本是指披露信息的企业成本,包括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和成本劣势竞争的影响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体制是搞好财报分析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建立、健全信息市场,完善信息网络,使财务信息使用者能充分、及时地取得各种会计信息。
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包合两层合义:一是知道各种财务信息的用途,如资产负债表能提供哪些信息,用这些信息可进行什么分析,利润表的信息可用于何种分析等;二是知道要达到一定的分析目的需要什么信息,如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需要的主要信息是资产负债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需要的主要信息是利润表。只有明确了这两点,才能保证会计信息收集与整理的准确性、及时性。
股民尤其要注意 年报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对于其中的过期信息要警惕,不要受到误导。例如,青松建化(600425)在2009年4月3日公布的年报中披露的股东人数信息其实已经滞后3个多月了,如要关注其股东人数,应当进一步看该股票在2009年1季度报表中列示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