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往往缺乏专业系统的宏观经济学训练,由此也让很多人心生怯意:做投资是否必须要对宏观经济有很深的研究?
个人觉得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当然是需要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哪个企业是活在真空中的,整个社会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变迁,必然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如何关注宏观经济,却是个问题。关注宏观经济,就是总盯着准备金、利率、CPI、 PPI、M1. M2、PMI、发电最等经济指标然后靠它们来引导着做决策吗?在我看来这其实很荒谬。
不妨这样想。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而言,包括宏观经济专家在内也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盲人摸象。如果谁相信市场就是1+1=2的简单游戏,看见1就能推测出2,并且知道再实施3就可以得到5,那么他就是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最棒的经济体系就是计划经济—因为一切皆可条理清晰地精确推测和控制。可事实是怎样的呢?计划经济之所以行不通,首先还不是因为缺乏足够强的经济掌舵人,而主要是因为整个经济系统运作的复杂程度远超出人们可以精确掌控的范围(虽然人们大致知道其基本原理—但这就像你知道核裂变的原理是E=MC²,可又有谁能根据这个就造出原子弹呢),2可以是1+1得出,但也可能是0.5+0.8+0.7得出,还可能是(1.8-0.7) x 3-1.3得出……仅仅根据一次的1+1等于2,就推导出原来“2就是1+1”啊,结果会怎样?
图1学会投资的要点
何况,对于证券投资来说,仅仅是“预测”到了宏观经济在未来的某种状况,距离一个有效的投资决策还差得远呢。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之间的反馈互动过程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不同步的(而且往往是大幅不同步的)。预测到了某个季度的某种经济现象,也未必就代表着证券市场某种特定情况的出现,更不用提再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股票上了。那么,这种花费了极其高昂精力所取得的“预测”意义又何在呢?在股市中我们经常看到宏观经济学家们的高谈阔论,但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他们的言论对于投资的价值基本趋近于零。
这里说一个真实的案例:在2008年9月我参加了一个规模非常大的私募机构的投资策略报告会,我们现在知道那个时候市场已经跌到1900点左右马上接近1664的历史大底部了。那个投资经理也认为当前的估位已经非常具有吸引力了。但是他们当时研究了一田宏观经济指标,发现“全国用电全”指标突然出现大幅度的下政。这个指标隐含的意思就是全国工业生产的崩清。这让他们非常恐惧,认为经济的黑暗前景简直深不见底。因此,他们放弃了原定的建仓计划而准备“等到经济的底部”。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后来据我所知他们的建仓成本是在2500点以上。
所以我觉得投资还是简单点儿,回归企业经营和风险机会比这个根本就好了。大环境的波折必然或多或少影响所有的企业,对于企业外部环境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推测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特定的行业或者企业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敏感性较低,其发展更加取决于自身差异化优势的壁垒。或者虽然其也受到经济波动的波及,但其具有坚实的扛过经济低谷的能力,并将在经济再次回升时大幅度地提升竞争力(这正是本书在后面章节将重点研究探讨的企业类型)。这种客观现象,为“不去追着宏观经济指标走”的投资创造了坚实的土壤。
只要我们不认为暂时的经济困难将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句号”,那么一切都将延续。优秀的企业会在危机过后更大幅度地确立优势。特别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情绪导致这类优质企业已经非常廉价的时候,再试图更多地跟踪宏观指标来精确把握“完美时机”不但是自信心过高而且多余。
那么投资者就完全没必要思考宏观经济了吗?也不是,这又是需要辩证思维的地方。试想一下,如果整个国家未来5年或是10年的经济发展大势和特征,与你所要投资和长期持有的股票所需的发展环境正好南辕北辙,结果会如何?所以我想所谓的关注,是需要一种思想上的穿透力,要对未来5-10年以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有一个前瞻性的认识。而不是试图去预测每个季度的经济指标的波动。
投资者尽量少地去关注市场运行中每天都必然发生的一些涟漪,而对于社会发展的大势(比如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对应的行业兴衰)和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比如萧条、复苏、过热、冷却的循环)进行更多的思考,将企业商业价值这个“根”与社会经济变迁这个“势”结合起来,可能更有利于投资的判断。当然,这其中的关系是:“根”是主,“势”是辅;“根”是纲“势”是目;“根”是范围,“势”是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