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虽然没有再出什么颠覆性创新,但零部件的技术进步一直在持续。
软件方面力求让手机运行更流畅,速率更快,硬件方面则是让手机更轻薄,美观,拥有更加强大的性能。无论是苹果,华为,小米还是其他手机厂商,在硬件上对摄像头一直都比较执着,经常作为宣传是的一大卖点。
目前最前沿的摄像头是潜望式镜头,全球配备潜望摄像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快的2个品牌为苹果和华为,成为引领行业的风向标。
随着库存逐渐下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回暖,潜望式镜头市场也即将迎来行业景气度的回升。
什么是潜望式镜头,为何成为主流厂商选择?
手机实现高清晰度需要变焦,主要有数码变焦、光学变焦和混合变焦三种方式。
数码变焦和混合变焦因为成像方式的原因,图片会因像素不足而模糊,而光学变焦通过移动镜片从而改变镜头焦距实现无损拍照,所以光学变焦在三种变焦方式中拍摄效果最好。
而潜望式镜头就是利用了光学变焦的原理,并且兼具轻薄化的优势。潜望式镜头是一种特殊的摄像镜头,它的特点是光学变焦在机身内部完成。
这种镜头的设计需要增加反射面以将光线折射90度,这个反射面可以是简单的反射镜,也可以是利用全反射原理的棱镜。此外,潜望式镜头还具有横向光学变焦功能,具有更高的等效焦距,适用于远距离拍摄,并具有出色的防抖性能和成像质量。
有分析称,苹果计划在2024年9月推出的iPhone16 Pro上也配备四重反射棱镜潜望式镜头,华为2024年上半年推出的P70、P70 Pro和P70 Art手机也会配备潜望摄像头。
那么,潜望式镜头的市场前景如何?
近几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智能手机的换机热潮已经退去,行业进入存量时代。但智能手机厂商今年二季度库存状况改善,并在三季度推出新品,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降幅收窄至1%。此外,更新技术的嵌入有望进一步拓宽消费电子产品的终端应用场景。
随着库存改善,手机出货量的回暖以及潜望式镜头成为手机厂商追求的主流,全球潜望式摄像头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可查的公开数据,2019年全球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500万部,2020年约为8300万部,迎来增长高峰,增长率达到了400%。
国内市场方面,2019年中国潜望式镜头行业规模为29.2亿元,这是由于2019年潜望式摄像头出货量为1300万颗,渗透率约为0.9%。
当高倍数变焦成为高端机型的标配及市场刚需时,潜望式镜头渗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潜望式摄像头行业规模将达到287.2亿元。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14亿台,其中高端机型占比有望稳定至22%,故预计其出货量为3.1亿台。伴随高变焦倍数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热点,潜望式摄像头渗透率逐步提升。
那么,潜望式镜头的产业链和投资机会如何?
潜望式镜头产业链的上游市场主要为零部件供应商,核心部件涉及棱镜、镜头、图像传感器芯片(CIS)和音圈马达(VCM)。中游为模组封装厂商,并需要设备厂商进行组装检测。下游主要为各智能手机终端厂商。
整个潜望式镜头,上游零部件成本占比最大,达到了80%,相比于普通镜头,潜望式镜头新增了棱镜模块,从华为P30 Pro拆解结果来看,棱镜模块占据单个潜望式镜头50%的价值量。
棱镜方面,光的折射是潜望式镜头的主要原理,所以棱镜不可或缺,但用于潜望式镜头的主要是微棱镜,该种棱镜采用高精密的研磨、抛光等工艺,结合超高效大批量胶合切割技术批量加工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
全球棱镜供应商集中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主要厂商为水晶光电和蓝特光学,舜宇光学也已大规模生产棱镜。
水晶光电是世界少有的具备量产微棱镜能力的供应商,对研发和产能的投入非常重视,推动智能手机在光学影像领域的技术突破。
水晶光电的业绩非常稳定,营收规模一直在逐年增长,这得益于公司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都掌握核心技术。2019-2022年,水晶光电的营收从30亿元增长至43.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32%。
通过公司的三季报,因为消费电子行业的回暖和微棱镜的量产,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非常亮眼。今年第三季度,水晶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加28.75%,环比增加73.57%;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加10.97%,环比增加207.67%。
更重要的是,水晶光电深度融合华为手机和汽车产业链,而且在一些特定单品上是独家供应商。10月18日投资者互动,公司为问界M9的智能驾驶和智慧座舱方案供应光学元器件产品。
音圈马达(VCM)方面,由于中国厂商的崛起,2021年,中国的VCM市场占有率达到62%。其中,新思考、中蓝和皓泽电子等公司正在加速崛起,并已经进入了华为、小米、OPPO、vivo等厂商的供应链。这些公司的出货量均已进入Top10榜单,其中新思考占10%,中蓝占12%,皓泽占9%。
镜头方面,目前,玻塑混合镜头已成为市场主流,因其具有高折射率和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暗光环境下的图像噪声,改进边缘和近焦画质,并扩大有效边缘视场。全球仅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量产,包括日本的HOYA、中国台湾的亚洲光学、中国大陆的舜宇光学、联创电子和联合光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