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 钮文新
中国银行(3.500, 0.00, 0.00%)“原油宝爆仓事件”引发中国金融界广泛关注,而最新的消息是: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设立专门课题组,由CWM50学术总顾问、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吴晓灵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共同牵头,组织国内外高校、行业协会、金融交易所、银行、期货、基金、私募、律所等多位专家,厘清同类业务本质,梳理同类业务现状,分析金融机构开展同类业务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同类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基于上述形成了《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丰富多层次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类似于“原油宝”这类金融业务,实际是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实行现金交割、价格挂钩场内交易期货合约的场外衍生品业务。这是课题组给定的这类业务的定义,就报告给出的总体判断而言,在中国发展场外的金融衍生品业务还有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市场需要规范发展,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就目前情况而言,课题组同时认为,鉴于此类业务存在降低投资者的准入门槛、客户评级和产品评级经常违反或突破投资者适当性原则,而且产品在推介和宣传方面存在违规误导投资者、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教育严重不足等问题,以致整个市场存在较大风险,暴露了我国金融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欠缺。
针对问题,课题组给出建议:第一,应当培育和发展本土交易商队伍、培育和发展境内的用户市场、发展面向机构和高净值客户的场外衍生品交易;第二,对于一般零售客户,可以通过资产管理产品介入衍生品类业务;第三,将场外衍生品业务监管纳入统一的功能监管体系,将产品开发纳入行业协会市场自律管理体系,完善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和监测体系,维护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第四,要以投资者为中心,按照风险程度统一适当性标准,完善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监管,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丰富多层次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这的确是个较为客观的研究报告,但总感觉还有些不太过瘾。关键在于,我们更希望有专业研究机构,能够对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给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开出一张符合中国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负面清单”。尤其在金融不断扩大开放的今天,金融衍生品(包括场外金融衍生品)发展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这方面的风险防范需要早做预案,监管需要早做准备。
全球到底有多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鉴于最大规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往往属于“黑箱操作”,所以没人可以准确统计。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IMF等一些国际组织给出的估计规模为:大约400到500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其股市、债市、商品等原生市场规模。不仅规模大,而且风险也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署(OCC)发布报告显示,仅美国银行业信用衍生品交易从2007年3季度至2009年1季度,累计亏损额高达302亿美元。其间,美国国际集团(AIG)持有的场外衍生品合约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而全体美国纳税人为挽救濒于倒闭的AIG总共支付了1800亿美元。
正因为金融危机暴露金融市场上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巨大风险,所以,之后人们提出了必须把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体系问题。同时,也为之做了巨大的努力。比如,一贯反对“产品监管”的英国金融监管局(FSA)2009年3月发布“特纳报告”,正是在这份报告中,FSA对有关市场效率与理性的假设提出了质疑。报告指出,“事实证明,金融创新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成为考虑进行产品监管的重要理由”。
实际上,金融危机之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大致是:第一,引入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开发场外金融衍生品需要报备和审批;第二,纳入场内交易系统,通过交易结算系统强化产品透明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詹斯勒也在2010年3月的国际期货业年会上指出:第一,作为大型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商虽受到审慎监管,但其衍生品业务并未得到有效监管;第二,尽管场外衍生产品多为满足特定风险管理需求而个性化定制合约,但许多产品已足够标准化,完全可以进行场内交易和集中清算;第三,尽管场外衍生品市场是以复杂参与者为主的机构市场,但这些大型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表明这一市场并非不需要监管。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告诉我们,中国也出现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而且规模和影响不可小觑。在此背景下,专题研究是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拿出一份“负面清单”,摒弃不适当的金融创新。
历史告诉我们,为分散金融风险而创新的金融衍生品,它可能存在更大的风险;然后再开发新的衍生品去分散前一个衍生品的风险,在带来新的风险……如此一层层开发下去,金融必然自我循环、空转套利,从而脱实向虚”。尤其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它往往犹如赌场,很容易让人上瘾。所以,中国所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必须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而切忌掉进“金融衍生品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