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节的前两点——坚实基础与空中楼阁,马尔基尔其实有很不错的论述。唯独数量化这个概念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为了结构的完整,我们简述如下。
三种理论
坚实基础:投资工具存在内在价值,且内在价值可以通过分析现状和前景来确定。格雷厄姆、巴菲特算是典型人物。
空中楼阁(博傻):一项投资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可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是该理论的提出者。
数量化:应用信息技术和金融工程模型制定投资决策。伟大的数学家西蒙斯是此领域的杰出代表。对于这个领域的方法划分,RichardTortoriello在“QuanitativeStrategiesForAchievingAlpha”中给出了一个中肯的回答:数量化分析手段实际上要求的只有“能够定量分析”一个准则。对于究竟采用的是技术分析数据还是基本面分析数据并无特别限定。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分析师的不稳定因索降到了最低。对于一些难以说清具体影响有多大的因素是很难用数量化分析手段进行合理实现的。这种说理仍然是抽象的,举个例子应该比较合适。宏观和策略分析实际上都曾经考虑过M1、M2、M2-M1增速问题,笔者就曾经写过类似的报告,也看过很多头顶光环的分析师说过这几个指标。这就是一个可以被纳入数量化分析的典型事例。既然提及这个指标,也顺便把故事讲完。国信数量化团队在该指标的历史有效性分析上的结论是:“有微弱正相关,时效性较差”。
图2RichardTortoriello对于数量化分析的范围限定
之所以把这三种理论同时展现在大家眼前,是因为凯恩斯和西蒙斯都曾经在某种层面上使用过坚实基础理论的分析方式,但最终都纷纷将其抛弃。这种分类方法的背后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坚实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是重视自已的判断,觉得其他人乃至市场先生经常会犯错。而空中楼阁则是从资金规模影响定价的角度出发,相信其他人的意见远比自己意见来的影响深远。数量化却更进一步,选择了在策略执行层面上把人的因素降到了最低。这里的投资逻辑太过于对抗乃至我们需要特别的指出一个伴生的现象:分析师往往在以个人判断的正确为信念工作。而交易员却往往以“当前是一笔亏损交易……而且亏损会很大”为信念进行工作。
另一个问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就是收益率。稳定策略的预期收益率不要定得太高,30%以上的年收益率已经可以让你跻身于世界级大师的行列。笔者见过很多不切实际的宣传欺骗了投资者,稍微理性些的看待这个问题没什么不好。时刻记住,别被林奇的书中随处可见的诸如“10倍股”这样的名词搞昏了头脑,他的复合收益率是29%。
总结
笔者不想强加给读者任何一种投资理论,但或许经过简要的比较过后就会清楚,数量化之所以能在国外繁荣发展,原因不难理解。正如前文所述,模式识别是终兖难以逃避的问题,而变量的分析与引入也在不同层面给以人为基础的分析、投资模式带来影响。而数量化的指令都是明确可执行的,依托大数定律等技术手段甚至可以弥补胜率上的不足。换句话说,一个失败率为60%的策略在等市值分散的前提下,也可能有正的收益率,这个道理彼得·林奇的著作中也有提到。别小看了这貌似平淡无奇的结论,它意味着买单只股票我们有可能经常亏损,但你的投资策略可能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要分散化的看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