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后指标是在经济波动发生以后才显示作用的指标。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和谷的一种确认,可以对先行指标显示的信号进行验证。从经济意义上分析,该指标与其基准循环有肯定的滞后关系;与基准循环峰值相比,峰值要滞后3个月以上。如城乡居民储蓄额、商品库存、职工工资总额等指标。
滞后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则称该指标为滞后指标。此类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变化,如失业率,库存量,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等。
我国的滞后指标主要有:
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共6项。滞后指标有助于验证领先指标所表示的经济趋向是否真实。
商业贷款是用于补充工业和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贷款,一般为短期贷款,通常为9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但也有少量中长期贷款。这类贷款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商业贷款又称个人住房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为城镇居民购买自用普通住房提供的贷款,执行法定贷款利率。北京市多家商业银行都有此项业务,如建行、农行。申请贷款手续也基本一致。
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是银行用其信贷资金所发放的自营性贷款。具体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购买本市城镇自住住房时,以其所购买的产权住房(或银行认可的其他担保方式)为抵押,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而向银行申请的住房商业性贷款。(抵押贷款是商业性贷款中的一种贷款方式)。个人住房商业贷款是我国公民因购买商品房而向银行申请的一种贷款,有关银行规定,凡符合下列两种情况之一的,即可申请贷款品种:一是参加住房储蓄的居民;二是住房出售商和贷款银行有约定,由房地产担保企业为居民购房贷款向银行提供担保。商业贷款是指统计期末,住房置业担保机构担保余额中,为商业贷款提供担保所占的比例。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包括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 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财政收支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收支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依据国家权力从社会产品分配中所筹集的财政资金。它是社会产品分配中归国家占有和支配的部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性质不同,财政收入所体现的分配关系的性质及收入的构成和内容也不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是税收,通常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它一部分来自国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取得的收入;一部分来自对劳动者的薪金和消费品的课征,是国家对劳动者收入的强制性剥夺。其次是债务收入,即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公债或举借外债取得的收入。但国债最终要依靠增税来偿还。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财政收入是国家有计划地对社会产品主要是社会纯收入的分配。它包括国家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其中国家预算收入是主导部分。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和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其次是事业单位上缴的事业收入、公债和国外借款,以及其他收入,等等。在中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自国营企业的缴纳,其次是集体经济的缴纳。它们体现着社会产品分配中全局与局部之间,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从价值构成上看,主要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归国家支配的纯收入,此外,少量是来自补偿基金即国营企业上缴的基本折旧基金,以及消费基金如居民购买的公债。从收入的部门结构看,主要是来自工业部门,其次是来自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商业、服务业。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零售物价总指数又叫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其目的在于掌握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编制其他派生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亦称零售物价指数。反映两个不同时期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化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按包括的商品范围划分,有按全部商品综合编制的零售物价总指数,也有按各类商品(如日用杂品、粮食、副食品等)分别编制的价格指数。按消费者所居住的地区划分,有反映城市居民购买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变动情况的城市零售物价指数,和农民购买消费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零售价格变动情况的农村零售物价指数。由于市场零售商品价格有牌价、议价和市价,因此,按价格的管理方法分,有零售牌价、议价和市场指数,和牌价、议价以及市价的综合指数。零售物价指数通常用综合指数计算,也可以用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指数计算。
权数通常根据上期各类商品在商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参照本期市场变化情况加以调整。消费品价格指数,对银行而言,可以反映市场金融物价的变化,对于研究信贷、货币流通状况、探索货币流通变化规律,正确组织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有重要意义。同时,消费品价格指数也是国家考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变化,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市场物价、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据。
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简称"市价指数"。反映城乡集市贸易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指标。分城乡、按月按年编制。农村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包括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两部分。其中,消费品部分统一分为粮食、食用植物油、鲜菜、干菜、肉禽蛋、水产品、鲜果、干果、日用杂品、柴草、其他等十一个小类农业生产资料部分统一分为饲料、小农具、幼禽家畜、大牲畜、竹木材等五个小类。在各小类中,又由各地参照物价统计商品目录,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集市上成交量较大的商品作为代表商品。城市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只包括上述各类消费品,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所采用的价格是集市贸易平均价。月平均价根据月中各次调查价格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 年平均价一般是在月平均价的基础上用集市贸易成交额加权平均求得。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用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公式计算。
宏观经济滞后指标
滞后指标:失业的平均期限、存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每单位产出劳动成本指数的变化、银行收取的平均优惠利率、工商业贷款余额、劳务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分期付款式消费信贷余额与个人收入的比值。
1、国民生产总值(GDP):通常美国GDP越高意味着经济发展越好,利率趋升,美元汇率趋强;
2、失业率:失业率的上升,意味着经济受阻,失业率降低,则意味着经济发展势头增强;
3、消费物价指数( CPI):消费物价指数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即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化情况,如果CPI大幅度上升,从短期看,有助于利率上升,从而支持汇价坚挺,从长期看,实质上是通货贬值;消费物价指数由美国劳工部每月公布。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种是职工和工人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W;另一种是城市居民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由于CPIU指数统计的范围是CPIW的两倍,它反映消费物价的参考性更高,因而深受市场人士的重视。
4、生产物价指数( PPI):生产物价指数反映上个月的商品生产成本,显示生产原料价格变化状况,从而可以据此预料未来消费价格变化的趋势,该指数的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当然,由于指标未能包括一切商品折扣,所以有时会夸大物价上升的速度。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