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算是老余同志的一次设想,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吧。
一、银行有关宏观数据
对于银行的经营模式,我们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以低成本批量“买进”钱,再以高价格大批量的“卖出”钱,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赚息差。
你可能会说,银行现在也在做理财,在做金融创新,等等,这里我们不加展开,因为答案是对目前银行的利润真的作用不大。
要想赚更多的息差,就要做到更多的差额,更多的“批量”,而“批量”在银行这里和实体不一样,不是进来100块,就只能卖出100块,而是可以卖出远比100块多得多的“批量”。
因此就涉及到三个指标,分别是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和净利息差,分别对应刚刚说的买进的“批量”、能卖出的“批量”、以及差额。
先来看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触底后,之后持续上升,到了2011年开始转折,当前以及和2008年最低点基本持平。
也就是说,当前能买进的“批量”已经是最大了。
而货币乘数,同样是2011年触底后,之后持续上升,从3.61涨到现在的5.43,已经和2003年的历史高点5.82,相差不远了。
可见当前可以卖出的“批量”,从放大比例上已经是达到了历史高点附近。
正是可以卖出的“批量”可以放大,因此和银行密切相关的存贷比也从2010年64%涨到现在的70%。
不要小看4%的提升,你银行都是万亿级的资金量来看,那也是极大的数字。
而差额上,通过利率来看,当前的利率已处于历史最低点,5年期贷款利率来看目前4.35%,比之前2009年的历史最低点4.86%还要低了,因此从利率角度看,已经是历史上底部区域,未来应该是大概率向上,进入加息周期。
而从银行的最核心数据净息差来看,已经在2016年底2017年初触底回升,这是一个极强的信号,也预示着银行利润的大反转。
因此,当前银行的盈利模式上,赚息差的方式上,可以说“批量”已经到比较大的量上,而净息差也开始触底回升,利润等于“批量”乘以净息差,可见未来利润是处于持续上升的通道中,这应该是大概率,可以预见的。
二、银行估值数据
银行的利润逐步好转,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单凭利润好转这点也不能购买股票,还得银行股足够的便宜才行。
这离不开市盈率和的指标,为何用这些烂大街的指标,因为简单,因为容易,反而更能清楚方便说明估值,真没必要用专业人士分析师用上的哪些自由现金流的估算方式。
至今,老余同志一直认为巴菲特也常常借助这种简单而方便的方式来购买股票的,如此这般,投资决策才来的很快。
市盈率上,银行股整体的市盈率自2011年跌破10倍市盈率之后就一直处于10倍市盈率下方,对比A股历史上任何时期,银行股当前才8倍的市盈率绝对是最低的。
对比美国成熟市场,目前巴菲特的富国银行也有15倍市盈率,中国经济可比没美国高多了,因此当前的银行股市盈率显然是低估的。
即使放在整个A股所有行业中对比,银行股也是最低的,最接近的房地产也有19倍市盈率,更不用提其它新兴板行业了。
再看 ,自2013年回落到1倍 以来,就再也没能很好站上1,历史上最低也仅仅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2倍,因此当前的 是最低的了。
对比国际上,美国的银行基本在1.5倍附近,香港都有1.5倍市盈率,因此从 上看,银行股也是低估的。
而我们看回具体个股的估值数据上,比我们平均数据还要低, 最低达到0.79倍,市盈率最低更是只有5.69倍。
从价值投资角度,准确说,从格雷厄姆的角度出发,银行股即使放在美国,也是值得大师入手了。
三、银行股技术走势
既然基本面都支持银行股的投资,技术上是不是也是如此?
我们仅仅挑选了周线分析,这样可短可长,折中技术分析。
目前银行股指数在2015年8月18日该周的一个超长下影线——黄金锤见底后,准确说应该是国家队救市进场后,走出了一个长达2年之久的上升通道。
目前跌破该上升通道,近期小阴小阳,已经出现企稳迹象。这里还有前期跳空缺口,支撑力度还是很强的。
因此一旦再次回到上升通道,就有望启动行情,而突破该上升通道的上轨才是更大级别的行情,也许从时间空间上看需要到明年上半年,那时正好是MSCI进入抢筹的时候。
相信我,老外一直以来对银行股情有独钟,因此届时对银行股肯定不会手软的!
你不相信啊,好吧,看看下面巴菲特的银行股投资经典案例——富国银行。
因为老余同志实在没找到全部行情图,只看到1984年以来的表现。
——1984-2017年,33年间,涨幅高达67倍。
而最为接近的一波行情,则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表现。
——2009-2017年,8年间,涨幅高达7.8倍。
中国经济比美国好多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银行股的表现肯定超过这样的涨幅!
四、小结
即使谈了这么多,依然是很多朋友不会购买银行股,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涨势很慢,没有其它股票来的快。
因此,最后,要么买了持有不了多久,要么根本就不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