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的起源
金币足黄金铸币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币是指所有在商品流通中专作货币使用的黄金铸件,如金锭、金饼、金元宝等。狭义的金币是指经过国家证明,以黄金作为货币的基材,按规定的成色和重量浇铸成一定规格和形状,并标明其货币面值的铸金币。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一般等价物逐渐从家畜贝类等物品过渡到黄金和白银身上,于是便产生了金币,并与白银一道,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因而,金币很可能是黄金存在于世最古老的一种形式。最初出现的金币,其材质不同,形状各异。先是板状形的,然后又出现了条状形、元宝形等。在古代,由于金币主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交换的媒介,承担流通的功能,因而,古代的金币是以重最为其价值单位,被称为称量货币,币值与黄金重量相当。随着商品交换的进步发展和货币形式的不断演变,称量货币过渡到金属铸币,金币面值与市值逐步分离。在20世纪之前,金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纸币来代替流通中的金银币,金银币的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功能大大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黄金非货币化之后,金币基本上已不再具有媒介交换的功能。如今,金币主要演变成为纪念货币和投资货币,用来收藏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