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仓位动态平衡法?如何使用动态平衡法?在外汇交易中,由于采用了保证金交易,使得保证金水平总是随着价格的波动而波动,而账户权益也会因盈亏情况的变动而变动。保证金与账户权益的比率我们称之为仓位比率,也叫持仓比率。在实际交易中,资金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恰当的资金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盈利水平,并促进交易的稳定性。我们做外汇交易,不能只看到获利空间一方面的问题,还要注意风险的可能性,所以要注意管理好仓位。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资金管理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笔者在此介绍的是一种弹性资金管理方法,即仓位动态平衡法。目前在大多数交易计划中,采用静态固定方法者居多,即持仓数量在价格触及止损位和目标位前,始终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数量。这种方法简单易用,但也比较笨。投资者的长期获利取决于盈亏比和连续成功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采用仓位动态平衡法,可在静态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单次交易的盈亏比,从而提高长期获利水平。
所谓仓位动态平衡法,就是将持仓保证金占总账户权益的比率始终维持在一个固定比率,而其账户持仓量则随账户总权益和单位保证金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知道,在持仓数量固定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的保证金水平变化和盈亏引起的帐户权益变化之间是不一致的。即在做对方向时,仓位比例越变越小;在做错方向时,仓位比例越变越大。也就是在计划盈亏比内,只能达到限定损失,但无法做到扩大盈利弹性。而采用仓位动态平衡法,即在仓位比率相同的情况下,在做对方向时,持仓量不断增加;在做错方向时,持仓量不断减少。也就是在盈利时加仓,在损失时减仓。采用仓位动态平衡法,可以减少损失,扩大盈利,从而有助于提高单次计划操作的实际盈亏比。提高的幅度,取决于采用的仓位比率、市场波动率和仓位调整的时机。
在实际交易中采用什么水平的仓位比率才比较合适,要视个人和市场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经过常规决策体系制定的计划,哪怕是在基本面和技术面均达到共振的机会,其仓位比率最好也不要超过60%,而非常规决策体系采取的操作,其仓位比率最好不要超过30%的水平。笔者的经验是比较倾向于单品种仓位比率不超过30%。因为这一比率水平可以让交易者的思维心态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总之,只要交易者让自己的头寸保持在一个固定合理的仓位比率下,不管价格如何变动,都可以通过仓位的动态平衡调整来达到交易心理的平衡稳定。
仓位动态平衡法,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辅助的风险控制与盈利增强手段。这一动态平衡调整是在计划盈亏比区间内的调整。也就是说,如果计划平仓条件一旦被触发,将不再调整持仓头寸,而应按交易计划全部了结。
任何的资金管理方法都有利有弊,仓位动态平衡法也一样。比如,在振荡行情中会造成仓位动态调整过频,增加调整成本和损失风险,并可能对交易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仓位动态平衡调整时机,以及对市场波动率的掌握,是交易者应提高的技能。其实,对于交易者来说,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理念,了解其优缺点并合理应用。
交易系统应包括三部分:行情研判模块、资金管理模块、交易策略模块。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抛开任意两个,单独讲一个方面,都没有任何意义。
行情研判模块
它是为交易策略和资金管理服务的,抛开了这一点,任何行情研判都没了目标,都无法设立标准,也没有了实际意义。笔者强调的是行情研判,研判包含了预测,但不仅仅是建仓前预测,还包括建仓后的跟踪评判,笔者甚至认为这一点的重要性要高于建仓前的预测。
行情研判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场交易?
答案必须是清晰明确的,可以是一个精确价位,也可以是一个明确的区间。一般来说,不管投资者采用的是什么分析方法,其进场信号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1)顺势交易型,口头禅:顺势而为。
2)逆势交易型,口头禅:低吸高抛。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研判思路,采用哪一种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在交易中来回切换思路!
2.什么样的情况下离场?
离场包含了三层意思:
1)离场是因为行情的发展变化不符合投资者的持仓标准;
2)离场是为了止损和止盈;
3)离场的动作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行情研判必须清晰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相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这个问题容易被忽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更重要。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场,是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离场决定的。
3.能否给资金管理提供唯一的、明确的、可执行的依据?
资金管理模块
期货交易资金管理的目的:
事实上,任何被自视为独家秘笈的“交易模型”(包括高盛等大投行花血本打造的尖端秘密武器)其实并不神奇,而稳定收益的关键则在资金和风险管理的策略安排上。或者这样说:程序化交易成功的因素归结于纪律占六成,资金风险管理占三成,而技术模型仅占一成。
1.是为了在市场上生存下来,且生存得足够久。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将亏损限于小额。这个“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虽然每个人理解不同,但应该是我们在交易过程中的绝对的追求,因为我们无法预料会连续出现几次亏损,我们只能控制每一次亏损都是小额。
2.获利是期货交易的最终的追求,只有获利才能弥补止损,才能最终获得利润。套用投资大师的话:将亏损限于小额,让利润奔跑。正是这个要求,决定了行情研判需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行情研判必须可以测算出盈亏比例,否则说明行情研判有缺陷。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会连续亏损几次,所以一旦持有的头寸开始盈利要积极持有。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我们无法知道当下是不是已经获得最大盈利,只有盈利开始出现回撤,我们才可以知道哪个位置是最大盈利点位,即便是一个精于测算量幅的投资者。因为有些行情的变化是会跨越时间级别的,比如日线级别的行情演化成了周线级别的行情,所以有了盈利。只要我们的持仓标准还在,不妨持仓更坚决一些,切不可无原则地“见利就跑”。
2.很多行情展开初期会出现反复,可能会“一击不中”、“三击不中”乃至“多击不中”,为了保持有“出击”的能力,利润必须可以弥补多次“出击”的成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说明行情研判可能有不当之处。
3.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按照10%的保证金计算,行情不利时波动10%,保证金就亏完了。所以在计算资金使用比例时,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总之,“知止而后有得”,“量力而为”。资金管理不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它是所有交易环节中最个性化的一个方面,体现出了投资者自己性格的各个方面,没有好坏区分,适用为美。下面简单谈谈构建资金管理模块的大概思路:对自己所能承受的保证金最大亏损制定一个明确的额度,结合投资周期的长短,将总的亏损额度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合理分配。这么做不仅仅是在强调将亏损额度量化,便于提高执行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一种理念:再多的资金如果管理不善,也会有亏完的一天!
有了上述额度的量化,投资者很容易明确在每次交易中,或者每个时间周期中可以动用的“亏损资源”。很多人将所有投资保证金比作“子弹”,我认为应该将自己的亏损额度比作“子弹”更贴切,子弹打出去是收不回来的,但是为了获取“猎物”我们又必须打出“子弹”,亏损额度用完了,就应该停止交易。
行情研判模块和资金管理模块相互结合可以测算出一个合理、明确的亏损额度,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执行力。
交易策略模块
这是最灵活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见功夫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许多投资者忽视了一个问题:行情的节奏感。制定一个适当的交易策略就是为了准确地踏住行情的节奏。交易策略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进场时机。
在确定自己交易的时间级别之后,该怎么看待自己的入场信号?比如:对于一个日线级别的交易者来说,在整个交易日中,如果是做突破的投资者,遇到开盘跳空突破关键价位时,是进场还是不进场?盘中回撤到关键点位以内,进场的单子该不该离场?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日线级别的交易者或许应该在快收盘的时候根据信号进场,过滤掉日内的信号。这样做可能会错过一些盈利空间,但是可以回避日内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止损动作,趋利避害。作为期货投资者应该将避害放在前面。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不是说这样做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方法,投资者应该对自己的交易进场时机有个明确的标准,以便执行。
2.如何应对行情突发事件。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突发事件,一定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不管突发事件是不利的还是有利的。很多投资者认为,突发事件虽会引起行情的异常波动,可以加速一波趋势行情,或者减缓一波趋势行情,但大多改变不了行情的趋势。既然是“突发”,无从预测,索性不去考虑。显然这样的观点有点消极。政府一直在积极号召各行各业建立“预警机制”,期货投资者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最大程度地确保交易策略的顺利实施。否则会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盲目进场或被动离场。
3.加减仓位,平滑心态。
我一直不相信有投资者能面对行情的涨涨跌跌、资金的盈盈亏亏,可以做到真正的心如止水。都说人性的两大弱点——贪婪和恐惧,在期货交易中被放大了很多倍,给交易者带了很多困扰,投资者都在设法克服这些弱点。笔者认为,克服弱点应该从尊重弱点开始,弱点与生俱来,时时刻刻都会发挥作用,我们无法摆脱。但是我们可以制定明确的交易策略,通过加减仓位,来平滑或者冲抵盈亏波动对人性弱点的考验。
加减仓位的大概原则:亏损头寸只减仓,不加仓;盈利头寸加仓要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经过测算的比例执行。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大概原则,不是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