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势头喜人,因此股市会很好”。美国投资家、GMO公司的杰瑞米·格兰桑认为,这个说法最喜闻乐见,但也是错误的。比如,“如果近来的生产力、利润率以及GNP增势非常强劲,那么它们将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态势,因此股市将继续上涨。”不幸的是,历史数据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格兰桑列出了美国1950-2003年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数据,即利润率、GNP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比较后发现,即期数据和两年后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是-49%、-9.4%和1.5%,也就是说,当前走势与两年后的走势都是负相关的。那么,这三个指标与未来两年的股市回报率的相关性又如何呢?它们也是负相关的,分别为-4.1%、-5.2%和-10.30。原因在于股市的表现要提前于宏观经济。
许多人利用通货膨胀对市盈率进行预期,这是因为从几个月的时间视野来看,它们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长远而言,这是一种幻觉。纵观历史上高耸的股市巅峰—1929年、1965年以及2000年—在这些点上,中期回报都很贫乏,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也都很低。相反,产生很好中期回报的市场低谷,比如1982年,其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都很高,分别是13%和16%。
中期回报的这种均值回归特性,可以通过以下研究结果反映出来:从1925年以来,分别在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最高和最低的年度里购买股票,然后,平均持有5年,结果是:在高通胀率和高利率年度里购买股票的收益率高于在低通胀率和低利率年度购买股票的收益率,幅度分别为年均2.5%和2.4%,这是非常不错的结论。
多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利安尼就已经点明要害:股票是真实资产,其价格应该等于真实的重置价值,并且,赢利可以传递通货膨,而不会受通货膨胀的打击。因此,为了避免产生对宏观经济错位的预期,应当重视股市的预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