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星期五,当晚,证监会依例下发了每个周末核准的IPO公司批文。5月18日证监会共核准了两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上交所一家为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一家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
在上述两家公司中,创业板的宁德时代也就是受到市场极大关注并创下24天最快过会纪录的独角兽公司。也正因如此,宁德时代IPO批文的下发,又再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证监会下发的IPO批文中,包括宁德时代在内,两家企业的募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这就意味着宁德时代的募资小于60亿元,而宁德时代此前计划募资规模为131.2亿元,这意味着宁德时代的募资缩水了5成以上,或接近于6成。这个缩水规模与此前另一家独角兽企业药明康德大致接近。
实际上IPO公司的募资规模大幅缩水在近年的A股市场已经表现为一种“常态化”了,这原本也不值得市场予以更多的关注。而宁德时代的募资规模大幅缩水之所以令人关注,显然是因为一周前富士康的IPO批文获准下发的缘故。在证监会下发的富士康IPO批文中,破例没有核定募资规模,而在随后发布的富士康招股说明书中,富士康募资投向项目对资金的需求,仍然没有作出任何的改变,募资项目的资金需求仍然保持在273亿元。而为了减少富士康的巨额募资对市场的冲击,富士康采取了“战略配售+锁定发行”的方式,将19.7亿首发规模中的12.67亿股予以锁定,占发行额度的64.31%,从而使得首发上市流通的规模降到了7.03亿股。
尤其重要的是,富士康这种“锁定发行”获得了某些市场人士的好评,认为此举减轻了IPO融资对市场的冲击,是为CDR试水,为大型独角兽回归提供标杆。也正因如此,在富士康之后,是否还有IPO公司采取富士康这种“锁定发行”的方式尤其引人关注。而宁德时代虽然不是大型独角兽,但其131.2亿元的募资计划仍然对市场有不小的压力,因此,宁德时代会否采取“富士康式”的发股方式无疑令人关注。
但从证监会5月18日下发的IPO批文来看,宁德时代显然没有采取“富士康式”的发股方式,而是仍然采取近年来在A股市场已经常态化了的“缩量发行”的发股方式。这一点,对于新股发行方式的走向非常重要。此举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锁定发行”是为富士康量身定制的,只是一种个案,而不并适用于其他的公司。毕竟富士康上市的意义与其他公司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康士富IPO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对其“特事特办”。实际上,富士康的“锁定发行”是不宜推广的,毕竟它又增加了A股市场的限售股问题,是与“全流通”的大背景背道而驰的。所以这种发股方式只能“特事特办”,而不具备普遍意义。
相反,宁德时代此次选择的“缩量发行”或“缩水发行”,在当前的A股市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
首先,虽然“缩量发行”与“锁定发行”一样,都是有利于减缓IPO对市场的冲击,但“缩量发行”较之于“锁定发行”来说,有着太明显的优势,不存在“锁定发行”的诸多问题。比如,并没有增加限售股问题,也没有向战略投资者进行利益倾斜进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同时,“缩量发行”实实在在地压缩了IPO公司的募资额度,节省了股市的资金资源,有利于减缓IPO对股市的抽血作用。
其次,“缩量发行”避免IPO公司把股市当提款机,一味到股市上来圈钱。一直以来,A股市场被称为是圈钱市,企业上市通常都是狮子大开口,仿佛股市的钱不圈白不圈。不少公司甚至编造项目来扩大融资,以期达到多圈钱的目的。因此,证监会对IPO公司的募资从严把控,采取“缩量发行”,这对于IPO公司圈钱的做法是一种抑制。
其三,“缩量发行”有利于提高募资的使用效率。从之前 的募资情况来看,因为一些公司把募资当成了圈钱,因此在融资时狮子大开口,融入了大量的募资,但资金融进来后,却又没有合适的项目投入,从而造成募资的大量闲置,最后大量的募资转化为企业的流动资金,而企业的流动资金又被用于投资理财。因此,“缩量发行”有利于提高募资的使用效率,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其四,“缩量发行”可以让有限的股市资源服务更多的IPO公司,让股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以宁德时代为例,原计划募资131.2亿元,在募资大幅缩水后,一家公司的募资计划,可以供同等规模的企业2~3家来融资,如果是募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那更可以多满足7家~8家企业的需求,因此,“缩量发行”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A股市场,有大量的企业还在等着排队上市,因此,“缩量发行”也是更具A股市场特色的发股方式,也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也正因如此,宁德时代选择“缩量发行”的发股方式表明,“缩量发行”才是更适合A股市场的发股方式,在现阶段,A股市场有必要在“缩量发行”这一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而不要被富士康的“锁定发行”迷乱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