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技艺水平都有高低之别,顶底分型也有质量优劣之分。什么样的顶底分型质量高,可信度大,是可以研判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研判顶底分型的质量。
针对个股,可以从个股顶底分型出现时大盘的运行状况,个股所在板块的指数或对应龙头股的运行态势,近期资金流出、流入的大小比较进行准确定位,这是三个独立的系统。
三位一体,神奇之三,这是缠论思想在股市中体现的一个基点。大盘走势可以由国家政策预期,热点的集中性与持续性;近期成交量的大小比较,近期股指期货的持仓变化,近期筹码的移动分布;还有诸如MACD、趋势线、形态与背驰等技术指标进行分析,这样分析出来的结果可靠性较高。板块指数,如金融指数,地产指数等,这个比较容易分析。资金流出、流入等,这个需要计算,也不是很困难。
分型只是走势中枢与走势级别递归定义的一个起始程序,甚至可以说,并不是缠论中必然需要的东西。之所以用到它,不过是为了在走势中枢等的递归性定义中给出其最开始的部分。这完全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比如,可以用收盘价位去定义顶分型、底分型结构,也可以用成交量给出相应的递归开始部分,只要能保证分解的唯一性就可以。也就是说,行情趋势的起始点是唯一的,但表达的方式不是唯一的。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阻击。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根K线模型中,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的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在第二根K线中,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的买的分力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线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进行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产生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走势中枢一样,都是经过三次反复心理较量的过程,体现在走势中枢就是三个次级别走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
底分型的情况道理一样,也不难理解。
还可以深入分析这三根K线的不同情况。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对应的,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表现出走势中枢延伸、扩张之类的走势,不会出现走势中枢新生之类的走势。
以没有包含关系的标准顶分型为例,如果第一根K线是一根长阳线,而第二、第三根K线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实际意义就不大了。对应地,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了小级别走势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走势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部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型的顶部。
如图3-6所示。
图3-6 中继类的顶分型类型
中继类顶分型具体实例如图3-7所示。
图3-7 K线走势中的中继类顶分型
如果第二根K线是带长上影线的K线,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线,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接下来的走势要延续成一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如图3-8所示。
图3-8 较大力度的顶分型类型
较大力度的顶分型具体实例如图3-9所示。
图3-9 K线走势中的较大力度顶分型
一般来说,经过包含关系标准化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低点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力度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种顶分型有较强的杀伤力。
如图3-10所示。
图3-10 最大力度的顶分型类型
最大力度顶分型类型具体实例如图3-11所示。
图3-11 K线走势中的最大力度顶分型类型
分型形成后,无非有两种结构:一种成为中继型,最终不延续成笔;一种延续成笔。对于后一种情况,耐心等待是最理想的处理方式。例如在日线上卖出之后,就等着相反的底分型出来再操作,中间可以去做别的股票,这样效率最高。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看是否有效突破5周期均线。例如对日线上的顶分型,就看价格是否有效突破5日均线,突破了就持有。这是判断顶分型是否为中继类的一个很好的操作依据。
如图3-12所示。
图3-12 不能延续成笔的中继顶底分型